不时听到一些比较成功优越的中年男性对婚内性生活的抱怨或调侃—-诸如“审美疲劳、没有激情”、“摸着老婆的手,就像(自己的)左手摸右手”(曾有位中年男性官员曾语重心长地提醒我关注研究一下他们这类群体的婚内性厌倦现象)。这类问题大致可归为婚姻内的(或称长期关系中)性欲问题。在性科学文献中,大多数关于性欲概念是指在性交活动前的性吸引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自发冲动,这样的表现在充满激情的短期关系中不难获得,但在持续10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中就难以维持,也有调查表明存在着随着婚龄增加而性欲减退的现象。除了衰老、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在我博文《女性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情况下更可能与男性有关》中,提到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性欲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那篇主要针对年轻未婚女性进行的研究结果尚且如此,那么,在长期关系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对性欲减退的重要影响更而不言而喻。
Ulrich Clement博士(2002)提出,在长期关系中的性欲的问题是一种人际体系问题,伴侣间的人际体系组织管理着伴侣间的性行为。这种人际体系更类似于一种生物系统。一个生物系统的特征是规定包含哪些和排除哪些(诸如我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种选择最终减少了复杂性而趋于一致性。包含所有选择的生命系统是不能够生存的,否则就会造成系统的混乱和运行的不可预测,正所谓“没有规距,不成方圆”。这也适用解释长期关系伴侣的性规则。有些规则是通过言语沟通方式形成(“有话好说”),在长期关系的性互动中,更多的是以非言语的人际交往的直觉中形成较为稳定默契的习惯和法则,例如,两口子一般谁说了算?哪些事听谁的?有些话可以讲,有些话一提就要谈崩;怎样解决冲突?冲突后一般谁先求和?以下一个案例的“局部放大”,或许能让我们较清晰地意识到情侣间性欲的人际相互影响是如何发生的:
一名42岁的中年女性,已持续三个月没来月经、希望恢复行经而求医,因遵从她的妇科医生建议而寻求性健康方面的帮助。经了解,她的婚姻已持续10多年,已生育。近几年来月经一直不规则,以往一般最多间隔2个月不来月经,采取药物治疗后就恢复了,但这次已持续三个多月,以往的药物治疗也无效。当询问她的性生活频率时,她显得有些回避,说:“这个嘛~,很少。”我追问她平均起来每月大概有几次,她说:“大概1、2次吧”
我:一般是谁主动提出的?
她:有时是他,有时是我
我:你提出的频率大概占几成?
她:每月大概1次吧
我:你们每月最多2次性生活,也就是说,其中有一半是由你提出的?
她:唉,我也觉得(我们的性生活)太少了,但我老公就是那样的,闷着,不像人家谈论的其他男人那么主动。平时也不爱说话。
我:你有过主动提出的次数多一些的情况吗?如果你那样做,他可能会怎样?
她:我提过,他说我不正经,孩子都有了,又经常吃药(指服用调经的药),还想着做那事!我要再说下去就要闹矛盾了。
我:听起来你对此有些不满?
她:唉,我们结婚时他就是这样的,我当时觉得了这样的男人老实可靠。但没想到他结婚后什么事都那样的,就是闷着不跟你说什么。这么多年我都一直这样过来了,现在都结婚10多年了,孩子也有了,这些事情说出来也不好听----
我:你愿意叫他和你一起来吗?
她:他才不会来呢!又不是他有病,是我有病。我现在也对这些事淡了,现在只是想恢复来月经就行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或许最初是丈夫对性欲的被动态度造成了妻子性不满,但为了避免冲突,妻子只能以减少性需求来妥协;在这对情侣中,丈夫拥有规定妻子“有病、不正经”而自己免责的权力,妻子对丈夫这一权力也有一致性的认同。遵守这些游戏规则,才能减少冲突,保持婚姻系统的稳定生存。或许很难追究这种模式的最初由谁先规定,重要的是情侣双方都有意无意的共同参与这一游戏模式,让它存在并运行着。
以下是UlrichClement博士的文献中的一个伴侣性互动的典型例子:
一个男人想变换为男后位插入的姿势。女人忍受着他这样做并问道:“你真的喜欢这样吗?”在他们性交后的谈话时,她告诉他,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性交时可以看到他的脸。她发现男后位姿势是“没有人情味的”,她又接着说:“但如果你喜欢,你可以那样做”。他回答说:“如果你不喜欢,我可以克制自己那样做,没问题。”从那个时刻起,他避免这种姿势。不用再提起也不用进一步的讨论,他从此就只采用面对面的姿势了。
当然,现实婚姻中的性互动远不止上述两个例子那么简单,它们只是无数情侣或性伴侣互动的一个缩影。从这个缩影,我们看到,伴侣双方的不同观点的矛盾是怎样以温和、尊重和爱的方式而趋于中和、平衡。这类方式既形成了普通婚姻中的性欲水平(例如每周1-2次的性生活),也塑造了一些低性欲的性互动模式。
由此,联想到一些处于长期婚姻关系、仅着眼于生理功能改善来提高性欲的人们,在他们渴望性欲激情的欲望背后,在他们伴侣的性互动行为模式中,忽略了多少和伴侣的人际矛盾!